A | A | A

第244章 九二年的股市热潮

爱奇电子书 更新最快! 工业霸主1980 http://www.i7xsw.com/book/CCnCCi.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死寂。

资本与法务作战室内,落针可闻。

空气仿佛凝固了,所有人的呼吸都为之一滞,目光死死地钉在白板上那幅经过秦奋“点睛”的集团架构图上。

那不再是一张简单的流程图,那是一座攻防兼备、结构精妙、环环相扣的商业堡垒。每一个新增的模块,每一条看似随意的连线,都蕴含着令人拍案叫绝的深意,精准地击中了他们这些顶级精英在思维深处隐隐感到不安、却又无法清晰表述的所有痛点。

“A股上市……”高远喃喃自语,他的声音因为极度的震撼而显得有些干涩,“我明白了……我全明白了!国内优质资产上市,可以获得本土政策的最大支持和最高的市盈率,这是我们的‘根’。而海外资本平台,可以不受限制地进行全球并购和资本运作,这是我们的‘矛’!根深才能矛利,矛强又能反哺根基……这……这是双引擎驱动,董事长,您是在打造一艘永不沉没的航母战斗群!”

相较于高远的激动,林薇的反应则更为内敛,也更为深刻。她的目光从白板上移开,第一次,真正用一种研究、甚至仰望的眼神,重新审视着秦奋。

交叉持股,解决了公司治理中“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后,最根本的控制权风险。

家族信托,解决了企业家“人”的风险与企业“法人”风险的隔离,以及财富的百年传承。

双上市平台,解决了本土企业在全球化过程中的“水土不服”与“无根浮萍”的战略困境。

这三个点,每一个单拎出来,都是教科书级别的神来之笔。而将它们如此和谐地融为一体,所需要的,早已不是商业智慧,而是一种洞察人性、跨越时空的战略哲学。

她那颗在华尔街用无数诉讼和商业条款磨砺得坚硬无比的心,此刻竟感到了一丝颤栗。这种颤栗,并非恐惧,而是棋手遇到绝世棋局时的兴奋与敬畏。

“董事长,”林薇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恢复冷静,但声音里依然带着一丝不易察含的颤音,“我只有一个问题。这个……‘远风长青信托’,在美国,设立此类不可撤销的慈善信托,通常意味着创始人将放弃对这部分股权的直接所有权,并将其永久地、不可逆地奉献给信托所设定的目标。您……想好了吗?”

这个问题,直指核心。这不仅是法律问题,更是人性的拷问。放弃对千亿、万亿财富的直接控制权,这对任何一个创始人来说,都是最艰难的抉择。

在场的所有精英都屏住了呼吸,这个问题,也是他们想问的。

秦奋只是淡淡一笑,仿佛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林律师,你之前问我,什么样的人才我们能驾驭。我说,我们搭的台子足够大,自然容得下真正的角儿来唱戏。现在我再告诉你一句,远风的理想,也足够大。”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眼神清澈而坚定:“这笔财富,本就不是我个人的,它属于所有为这个理想奋斗的远风人,属于这个时代。我只是它的第一代守护者。我的任务,是为它打造一个最坚固的保险箱,让它能安全地传承下去,去完成它该完成的使命。至于保险箱的钥匙,本来就不该握在某一个人的手里。”

话音落下,满室皆寂。

高盛的前副总裁和德勤的合伙人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无法掩饰的震撼。

他们见惯了华尔街的巨鳄、硅谷的天才,他们或精于算计,或狂妄不羁,但他们从未见过任何一位企业家,在企业尚处于“初创期”时,就拥有如此豁达的胸襟和超越了个人财富欲望的终极思考。

这一刻,林薇彻底折服了。

她对着秦奋,郑重地、深深地鞠了一躬。

“董事长,我收回我之前所有的问题。从现在起,我的团队将以您勾画的这个蓝图为唯一纲领。我们将不惜一切代价,动用一切资源,将这座‘商业堡垒’的每一个细节,都打磨到极致完美!”

她的眼中,燃起了熊熊的火焰。这不再是一份工作,这是一个足以载入商业史册的旷世杰作,是她作为一名法律人,所能追求的最高荣耀!

……

接下来的日子,整个外滩中心顶层,彻底变成了一台以超越“深圳速度”运转的超级计算机。

无数的越洋电话被打出,一份份厚重如砖的法律文件通过传真机不断传来。高远和林薇的团队像上了发条一样,几乎是二十四小时连轴转。仅仅一周时间,一份长达七百页,名为《远风集团全球控股架构白皮书(草案)》的文件,就摆在了秦奋的办公桌上。

这份草案,详细论证了“盾、魂、剑”三大核心架构的法律可行性、税务成本、以及具体的操作步骤,其专业与精细程度,足以让任何一家世界五百强企业的法务部汗颜。

秦奋对这份草案非常满意,他只在几个关于股权激励和技术资产归属的细节上做了微调,便大笔一挥,批准了方案。

上海这边的“大脑”在高速运转,而远在数百公里之外的凤栖县,远风集团的“心脏”,也正以前所未有的强劲力度,不知疲倦地跳动着。

远风产业园,生产制造中心。

刚刚从副厂长改称为生产制造中心总监的孙国华,正扯着嗓子在车间里咆哮:“三号线!三号线的注塑压力又超了0.01个帕!你们班组长是干什么吃的!这批次的扇叶全部报废,从你们班组的绩效里扣!”

技术研发中心里,李大柱则领着一群年轻的技术员,圍著一台刚刚从德国运抵的“德马吉”五轴加工中心,眼中放光。

“都看仔细了!德国人的好东西,咱们不能光会用,还要把它吃透!小王,你负责把它的液压系统图纸给我翻译出来!小赵,你带人把它的数控程序给我反向研究一遍!咱们下一代的全自动生产线,就指望从它身上取经了!”

整个凤栖基地,从管理层到普通工人,每个人都像拧紧了发条的陀螺,充满了干劲。源源不断的新设备,不断攀升的生产订单,还有秦奋上次离开前许诺的、与上海总部挂钩的全新薪酬和福利体系,都让这片曾经沉寂的土地,焕发出了惊人的活力。

然而,在这种高速运转之下,一丝不和谐的音符,也开始悄然浮现。

凤栖,远风集团总部,行政楼会议室。

王奎山、刘栓柱、张巧玲,以及财务、采购、人事等几个核心部门的负责人,正围坐在一张长条会议桌前。

会议室的气氛有些压抑。

桌子中央,摊放着一份刚刚从上海通过传真发来的文件——《关于集团(凤栖)与集团(上海)财务并表及预算审批流程的初步草案》。

这份由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和远风上海财务部共同起草的文件,通篇都是密密麻麻的专业术语,诸如“权责发生制”、“合并现金流量表”、“EBITDA(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预算中心与成本中心”……

这些对于在座的凤栖“老人们”来说,不啻于天书。

财务科长老王,这位跟着厂子一路走来的老人,此刻额头上全是汗。他扶着老花镜,看了一遍又一遍,最后颓然地放下文件,叹了口气:“王副总……这,这我看不懂啊。以前咱们的账,就是进多少料,出多少货,发多少工资,剩下多少利润,一目了然。这个什么‘权责发生制’,货还没卖出去,钱还没收回来,怎么就能算成收入了?这不成假账了吗?”

采购部的刘总监也皱着眉,指着文件的一条说:“还有这个预算审批流程。说我们以后采购超过十万元的设备,不仅要本地审批,还要提交给上海的‘资本预算委员会’进行复核。这……这流程也太长了吧?生产上急等着用,一来一回,不得耽误事儿?”

“最让我心里没底的,”王奎山面色凝重,缓缓开口,“是这份草案里附带的,上海总部第一季度的预算支出申请。”

他将文件翻到最后一页,递给大家传阅。

“法律及金融顾问费:300万美元。”

“全球人才招募及猎头服务费:120万美元。”

“办公场地租赁及装修(二期):800万人民币。”

一连串天文数字,让会议室里的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刘栓柱是个直性子,他忍不住“砰”地一拍桌子,站了起来:“我的乖乖!三百多万美金,一千多万人民币!就请那些律师、会计师写几份文件?咱们凤栖这边,一条全新的自动化生产线也就这个价钱了!咱们在一线累死累活生产产品,一个零件一个零件地抠成本,他们倒好,在上海的高楼里喝着咖啡,动动笔头子,花钱跟流水似的!这……这我有点想不通!”

他的话,说出了在场大多数人的心声。

他们并非不信任秦奋,但这种巨大的心理落差,让他们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困惑和一丝被剥夺感。

以前,他们是企业的主人,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花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机器和厂房上。

现在,企业好像多了个“大脑”,这个大脑在思考着他们完全无法理解的问题,并且以他们无法想象的方式,消耗着企业辛辛苦苦赚来的财富。

实业与资本,制造与金融,两个完全不同的逻辑体系,在这一刻,产生了第一次剧烈的碰撞。

张巧玲是唯一一个没有说话的人。她看得懂文件里大部分的英文缩写,也大致能理解这些操作背后的意义。但她同样能感受到王奎生、刘栓柱他们这些老一辈远风人的那种朴素而真切的担忧。

她看到王奎山紧锁的眉头和眼中的忧虑,轻声开口道:“王副总,董事长这么做,一定有他的深意。上海那边的工作,是在为我们集团打造一副抵御风险的盔甲,和一把能够撬动全球资本的杠杆。这些投入,虽然现在看起来巨大,但可能是为了我们未来更长远、更安全的发展。”

王奎山点了点头,叹了口气:“巧玲,你说的道理我懂。我也绝对相信小秦的眼光和魄力。可问题是,我不懂,栓柱不懂,老王、老刘他们也不懂。咱们凤栖几千号员工,是集团的根,是创造价值的心脏。如果心脏和大脑的想法不一致,步调不统一,那我们这艘大船,走不远的。”

他顿了顿,拿起桌上的电话听筒,神情变得无比严肃。

“我必须给董事长打个电话。这不是抱怨,也不是质疑。这是我们这些老家伙,对远风未来的责任。”

电话接通了。

“董事长,我是王奎山。”

电话那头,秦奋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沉稳:“王叔,凤栖那边有什么事吗?”

“有点事,也有点困惑。”王奎山没有拐弯抹角,将刚才会议室里大家的疑虑,原原本本地、客观地向秦奋复述了一遍。他没有添油加醋,也没有夹杂个人情绪,只是陈述事实。

听完王奎山的讲述,秦奋那边沉默了片刻。

这片刻的沉默,让王奎山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他最担心的,不是秦奋的决策,而是怕自己和这些老伙计,跟不上董事长的步伐,最终被时代所抛弃。

终于,秦奋开口了。他的声音里没有丝毫的不悦,反而带着一丝歉意和深刻的反思。

“王叔,你提的这个问题,非常重要,也非常及时。这是我的疏忽。我只顾着为集团搭建顶层的‘天线’,却忽略了‘天线’和‘发动机’之间的连接线路。”

“心脏和大脑必须同频共振,您说的没错。一座摩天大楼,如果地基和顶楼的设计理念不统一,那是非常危险的。”

秦奋的话,让王奎山紧绷的心弦瞬间放松了下来。董事长理解他们!

“这样吧,王叔。”秦奋的语气变得果断起来,“你通知下去,做好接待准备。三天后,我会带着高远、林薇,以及上海总部的所有核心团队成员,回凤栖。”

“我们不在线上开什么视频会议了,我们要开一次全体核心骨干的‘思想统一大会’。”

“我要让每一个在上海写PPT的精英,都亲手去摸一摸我们生产线上的滚烫的钢材;也要让每一个在凤栖车间里拧螺丝的师傅,都亲眼看一看,我们未来的商业版图,究竟有多么宏大!”

“远风集团,只有一个名字,只能有一种心跳。这次,我要亲自回来,为我们的心脏和大脑,校准同一个节拍!”



    (http://www.i7xsw.com/book/CCnCCi.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7xsw.com。爱奇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i7xsw.com
爱奇电子书 有求必应! 工业霸主1980 http://www.i7xsw.com/book/CCnCCi.html 全文阅读!爱奇电子书,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