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家明几乎是小跑着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心脏因为激动而“怦怦”直跳。他迅速整理了一下略显凌乱的桌面,又亲自给暖水瓶灌满了开水,将两个印着“上海”字样的白瓷杯洗得干干净净。
远风集团!
这可不是一般的小企业,而是如今家电市场上如日中天的霸主,是无数地方政府梦寐以求的招商引资对象。这样的明星企业主动找上门来,商谈“重大合作”,这对于正为招商引资指标和动迁难题焦头烂额的陆家明来说,无异于久旱逢甘霖。
不到十分钟,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
“请进!”陆家明深吸一口气,站起身来。
门被推开,走进来的是一位五十多岁,身板笔挺,面容沉稳的男人。他穿着一身熨烫得体的深蓝色中山装,虽然款式朴素,但质料上乘,整个人透着一股久经风雨的干练与从容。
正是远风集团的副总裁,王奎山。
“您好,是陆处长吧?我是远风集团的王奎山。”王奎山伸出手,声音洪亮而沉稳,没有丝毫的急切或谄媚,反而带着一种平等对话的气场。
“王副总,您好您好!欢迎欢迎!”陆家明连忙握住王奎山的手,热情地将他引到沙发上坐下,“早就听闻远风集团的大名,今日一见,王副总果然是名不虚传。”
一番简单的寒暄和沏茶之后,陆家明便有些迫不及待地切入了正题:“王副总,您在电话里提到,贵集团有一项关于支持浦东开发建设的重大合作项目,不知道……具体是指哪方面?是打算来我们金桥或者外高桥投资建厂吗?我跟您保证,只要远风这样有实力、有信誉的企业愿意来,我们在土地、税收政策上,一定给到最优的条件!”
他已经开始盘算,如果能把远风的华东生产基地或者研发中心引进来,那将是多大的一份政绩。
然而,王奎山接下来的话,却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料。
王奎山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热气,目光平和地看着陆家明,问道:“陆处长,冒昧问一句,您最近的工作,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难题?”
这一问,让陆家明准备好的一肚子招商说辞瞬间卡在了喉咙里。他愣了一下,没想到对方的开场白如此与众不同。这不像是一个来寻求政策优惠的企业家,倒像是一个前来考察调研的上级领导。
但不知为何,王奎山那双沉稳真诚的眼睛,让他没来由地产生了一丝倾诉的念头。他苦笑了一下,揉了揉太阳穴,坦诚道:“不瞒王副总说,难题大了去了。浦东大开发,千头万绪,但归根结底,就两个字——‘缺钱’。而眼下最棘手的,就是动迁安置的补偿问题。资金紧张,现金补偿额度有限,老百姓有情绪,我们的工作就很难推进。”
王奎山闻言,脸上露出一丝“果然如此”的微笑。他放下了茶杯,身体微微前倾,整个人的气场变得专注而富有压迫力。
“如果……我们远风集团,能帮助管委会解决一部分动迁安置的难题,并且,是在不增加管委会现金支出的前提下,陆处长觉得,这样的合作,管委会会不会感兴趣?”
“不增加现金支出?”陆家明心头一跳,他敏锐地捕捉到了这句话里的核心信息,眼神瞬间锐利起来,“王副总,您这话是什么意思?”
王奎山没有再卖关子,他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取出了一份装订精美的文件夹,轻轻推到了陆家明面前。
“陆处长,这是我们远风集团,为支持浦东新区动迁安置工作,专门草拟的一份‘实物置换合作方案’,请您过目。”
“实物置换?”陆家明拿起文件夹,当他看到封面上那一行清晰的黑体字时,瞳孔骤然收缩。
他快速翻开文件,里面的内容让他越看越心惊,呼吸也变得越来越急促。
这份方案的核心逻辑,简单粗暴得令人难以置信——远风集团计划向浦东新区管委会,提供总价值数亿元的优质家电产品,包括但不限于市场上最紧俏的远风牌电风扇、高档电饭煲等等,作为动迁补偿方案的一部分,用以实物形式发放给动迁户。
而作为回报,远风集团希望以这批实物产品的市场评估总价,在浦东的核心区域,置换等值的、用于商业和技术综合体开发的建设用地!
用电风扇、电饭煲……换土地?!
而且是浦东核心区的土地?!
陆家明的大脑“嗡”的一声,整个人都懵了。他一页一页地翻看着,手指甚至有些微微颤抖。他以为自己看错了,但那一行行清晰的文字,一个个精确的数字,都在告诉他,这一切都是真的。
这太疯狂了!这太不可思议了!
然而,当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抛开那石破天惊的第一印象,仔细去咀嚼方案中的逻辑时,一股寒意伴随着极致的兴奋,从他的脊椎骨直冲天灵盖!
他猛地抬起头,死死地盯着王奎山,声音因为激动而显得有些沙哑:“你们……你们是说,用这些家电,作为给动迁户的补偿品?”
“是的。”王奎山平静地点点头,“陆处长,您比我更了解SH市民。在如今这个年代,对于一个普通家庭而言,动迁时除了拿到一笔补偿款,还能额外分到一台全新的、在商店里要凭票排队都买不到的远风牌电风扇,再加一台能让全家人吃上香喷喷米饭的高档电饭煲,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什么?
陆家明的心脏狂跳起来!
这意味着面子!意味着生活品质的飞跃!意味着比邻居亲戚家更时髦、更现代化的生活!这份吸引力,对于那些在旧房子里住了大半辈子的普通市民而言,其冲击力甚至不亚于几百上千块的现金!
管委会的补偿方案,瞬间从冷冰冰的数字,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生活!
“这……这确实……”陆家明感觉自己的喉咙发干。
王奎山继续不疾不徐地说道:“对于管委会而言,第一,你们几乎没有动用宝贵的现金流,就提升了补偿方案的吸引力,大大降低了动迁工作的阻力,安抚了民心。这是不是一份实打实的政绩?”
“第二,你们引入了我们远风集团。我们不仅是来拿地的,更是来投资建设的。我们计划在浦东建立华东总部和高新技术研发中心,这对于后续的招商引资,是不是一个极具说服力的样板工程?”
“而对于我们远风集团,”王奎山坦然道,“我们也并非是在占政府的便宜。我们用自己生产的产品,盘活了产能和库存,换取了企业未来发展的根基。我们深度参与到浦东大开发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中,将我们的品牌与上海这座城市的未来紧紧捆绑在一起。几十万台远风家电进入浦东的千家万户,这是任何广告都无法比拟的品牌效应。这是一场对政府、对百姓、对企业,三方都有巨大利好的合作。陆处长,您觉得呢?”
办公室里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陆家明呆呆地坐在沙发上,手中的那份方案仿佛有千斤重。他脑海里不断回响着王奎山的话,每一个字都像一颗重磅炸弹,将他原有的思维定式炸得粉碎。
阳谋!
这绝对是一场无可挑剔的阳谋!
它精准地切中了管委会缺钱的痛点,切中了老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痒点,也满足了远风集团自身发展的需求。整个计划逻辑闭环,无懈可击!
许久,陆家明才长长地吐出一口气,他用一种全新的,带着敬畏和惊叹的目光看着王奎山。他知道,能想出这种方案的人,绝非等闲之辈。这份对时代脉搏、对人心、对政策需求的洞察力,简直可以用恐怖来形容。
“王副总……”陆家明的声音郑重无比,“这份方案,我个人……原则上举双手赞成。但是,它的分量太重了,远远超出了我的职权范围。我必须立刻向我的上级,向管委会的主要领导汇报!”
“理应如此。”王奎山微笑着点点头,“我们远风集团,会静候佳音。”
……
送走王奎山后,陆家明一秒钟都没有耽搁,拿着那份方案,冲向了浦东开发办招商引资处处长黄启元的办公室。
黄启元,年近四十,是开发办的中坚力量,为人沉稳老练,考虑问题向来周全。
“家明,什么事这么火急火燎的?”黄启元扶了扶眼镜,看着闯进来的陆家明,微微皱眉。
“黄处,天大的事!”陆家明将那份方案“啪”地一声放在黄启元的桌上,因为激动,胸口还在剧烈起伏,“您快看看这个!凤栖市的远风集团,给我们送来了一份解决动迁补偿难题的方案!”
“远风集团?”黄启元显然也知道这个名字,他有些好奇地拿起文件夹,“他们能有什么方案?投资建厂?”
他一边说着,一边翻开了文件。
仅仅看了两页,黄启元的表情就从好奇,变成了错愕,再到凝重。等他一字不落地读完整份方案,他猛地合上文件夹,抬头看着陆家明,眼神锐利如刀。
“胡闹!”
黄启元的声音不大,但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威严。
“这简直是天方夜谭!用工业消费品换我们浦东的国有土地?这置国家土地法于何地?开了这个口子,以后是不是谁家生产了化肥,也能来换地?谁家生产了水泥,也能来换地?那我们浦东新区的规划和土地出让制度,岂不成了儿戏!”
黄启元的反应,像一盆冷水,瞬间浇在了陆家明火热的头上。
“可是,黄处……”陆家明急切地想要辩解,“这对我们解决眼下的动迁困局,真的有巨大帮助啊!能为我们省下大笔的现金!”
“省下现金?”黄启元冷哼一声,“家明,你看问题还是太简单了。账,不是这么算的。第一,估值问题。他们说他们的产品值多少钱,就值多少钱吗?市场价是虚的,里面有多少水分?我们拿真金白银的土地,去换他们成本可能只有售价几分之一的产品,这要是传出去,别人会怎么说我们?说我们拿国有资产去换人情,去利益输送!”
“第二,公平性问题。动迁补偿,是一项非常严肃的政策。我们给这家发了家电,那家没发的怎么办?这个标准怎么定?会不会引发新的矛盾?处理不好,好事也会变成坏事!”
“第三,影响问题。远风集团是第一个,那后面会不会有第二个、第三个?我们是来者不拒,还是区别对待?这个口子一旦打开,后续的麻烦无穷无尽!我们是在搞开发建设,不是在开菜市场!”
黄启元一连串的问题,如同一记记重锤,敲得陆家明哑口无言。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刚才过于兴奋,只看到了这个方案精妙绝伦的一面,却忽略了它在现实操作中,尤其是在政府工作流程中,可能遇到的巨大阻力和风险。
看着陆家明有些泛白的脸色,黄启元的语气缓和了一些,他叹了口气,指了指窗外。
“家明,我知道你是为了工作着急。但是,浦东开发,是国家战略,每一步都必须走得稳,走得正。任何创新,都必须在政策和法规的框架内进行。远风集团这个想法,很大胆,很有想象力,但……也太野了,超出了我们现有的规则。这件事,我看就到此为止吧,你回复他们,方案我们心领了,但无法操作。”
“黄处!”陆家明猛地抬起头,眼中满是血丝,他咬着牙,用近乎恳求的语气说道:“不能就这么算了!我知道您担心的都有道理,但这个方案的价值也确实是巨大的!它是一把钥匙,一把能解开我们眼下困局,甚至能激活我们整个招商引资局面的金钥匙!我们不能因为有风险,就直接把它扔掉啊!”
“我们……我们可以成立一个专门的评估小组,对他们的产品进行严格的价值评估!我们可以把这个‘家电礼包’作为动迁补偿的选项之一,让老百姓自愿选择,而不是强制发放!我们可以把这次合作定性为一次性的、针对特定困难时期的‘特事特办’,不作为常规政策推广!办法总比困难多啊,黄处!”
陆家明的情绪彻底爆发了,他不想让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就这么从指尖溜走。
黄启元沉默了,他看着自己这个一向沉稳的下属,此刻却激动得满脸通红,据理力争。他知道,陆家明不是为了自己的功劳,而是真的看到了这个方案背后的巨大潜力。
他再次拿起那份方案,着封皮,陷入了沉思。
是啊,风险固然巨大,但收益……同样。如果真能做成,那对于整个浦东的开发进程,其推动作用将是不可估量的。
这不仅是省下了一笔钱,更是开创了一种政府与企业合作共赢的全新模式。这份功劳,这份示范效应,足以让浦东在全国的开发区中脱颖而出。
这……是一场豪赌!
赌赢了,名利双收,青史留名。赌输了,可能就要背上“国有资产流失”的黑锅。
黄启元的指节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一下,又一下。
最终,他停了下来,眼中闪过一丝决断。
“家明,你说的对。我们不能因为怕担责任,就放弃一个可能的机会。”他拿起桌上的电话,拨了一个内线号码,“通知规划局、财政局、土地局的负责人,明天上午九点,到我这里开一个紧急碰头会。议题……就是凤栖远风集团的这份合作方案。”
“是!”陆家明激动地应道,挺直了腰杆。
挂掉电话,黄启元看着陆家明,神情严肃地说道:“你,连夜把这份方案的利弊分析,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应对预案,给我写一份详细的报告出来。明天会上,你来主讲。记住,机会我给你了,能不能说服那帮老狐狸,就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保证完成任务!”陆家明眼中燃起了熊熊的斗志。
一场围绕着“电扇换地”的内部风暴,即将在黄浦江畔悄然酝酿。而风暴的源头,那个远在千里之外的年轻人,对此却仿佛早有预料。
远风集团,董事长办公室。
秦奋挂断了王奎山打来的长途电话,脸上露出一抹尽在掌握的微笑。
事情的发展,和他预想的几乎一模一样。
有陆家明这样的锐意进取的年轻干部拍案叫绝,就必然有黄启元那样老成持重的中层领导提出质疑。
这很正常。
如果浦东管委会的人,毫不犹豫地一口就答应下来,那他反而要怀疑对方的专业性和严肃性了。
真正的博弈,从现在才刚刚开始。
(http://www.i7xsw.com/book/CCnCCi.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7xsw.com。爱奇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i7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