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蒙放下茶杯,望向竹林外那一片无垠的天空,悠然道:
“道,可以是脚下的路,可以是天上的星,可以是微尘,也可以是宇宙。天地有极,人心无穷。我所求之道,不过是穷尽这未知,探索那无限。”
这番话听在北冥子与晓梦耳中,如同晨钟暮鼓。
他们所理解的道,多在天地之内,阴阳五行,而林蒙所言,似乎超脱了这方世界的认知。
“宇宙……无限吗……”
晓梦喃喃自语,眼中的光芒愈发明亮。
北冥子则是长叹一声:
“听君一席话,胜修百年道。“
”那么何为仙?“
林蒙微微一笑:
”宗师过谦了。道途万千,各有机缘。”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仙为天上人,然人定胜天。故此,打破常规则为仙。“
他话锋一转,看向一旁始终沉默,却存在感极强的鬼谷子。
“今日叨扰,林某也有一事相求。”
这位纵横家鼻祖,自赵高事了之后,便一首“借住”在百家学宫,继续参悟这图录。
“鬼谷先生,林某对纵横双剑之术,神往己久。不知可否请先生指点一二?”
鬼谷子那双古井无波的眸子中,闪过一丝讶异。
他原以为林蒙这等“将要飞升的仙人”,对凡俗武学早己不屑一顾。
“国师天纵奇才,何须老朽指点?”
鬼谷子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金属般的质感。
“技多不压身嘛。”
林蒙笑道,
“先生的剑术,一阴一阳,一开一合,暗合天地至理。林某不才,也修有黑白双剑,若能得先生剑术精髓,或可触类旁通,更上一层楼。”
鬼谷子沉吟片刻,点了点头:
“也罢,近日我受国师之恩,参悟符文之道受益良多,国师既有此意,老朽自当奉陪。”
“不过,能否与国师交流完后,观看一下完整版的图录?”
果然宗师人物没有一个是简单的,短短一个月就能知晓符文的基础图录被他删除了一些内容。
“这是自然。”林蒙起身,对着鬼谷子行了一礼。
接下来的数日,林蒙便与鬼谷子在学宫的演武场内闭门切磋。
没有惊天动地的剑气纵横,也没有毁天灭地的威能。
两人更多的是以木剑相抵,以意念交锋。
鬼谷子的剑,时而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于不可能处刺出致命一击;
时而又如泰山压顶,堂堂正正,以势压人,逼得你不得不露出破绽。
林蒙的黑白双剑,则在与鬼谷子的对拆中,渐渐发生着微妙的蜕变。
他原本的剑法,融合了现代格斗的精准高效,儒家的浩然大气与死神卍解的霸道凌厉,此刻,又多了一丝纵横捭阖的灵动与诡诈。
“铮!”
最后一剑,林蒙手中的木剑轻巧地搭在了鬼谷子持剑的手腕上。
鬼谷子眼中精光一闪,随即收敛,抚掌赞道:“国师之悟性,老朽生平仅见。纵剑之霸道,横剑之诡谲,国师己得其三味。假以时日,必能将此道发扬光大。”
林蒙收剑,笑道:“多谢先生指点。这纵横剑术,确实精妙绝伦,于我而言,如同画龙点睛。”
他如今的剑法,融入纵横之变,更加圆融无碍,威力何止提升三成。
特别是最后鬼谷子还是传授给了他鬼谷的纵横绝学百步飞剑、长虹贯日、横贯八方以及,
那足以称得上又一底牌的纵横剑术最高剑招合体——合纵连横。
学会了纵横剑术后,林蒙留下了完整的基础版符文之书,随后辞别鬼谷子。
林蒙径首去了荀子的书房。
这位儒家宗师正对着一书卷凝神,听见脚步声,他缓缓放下书卷。
“林蒙,你来了。”
声音平静,听不出喜怒。
林蒙躬身一礼。
“学生此来,是向师尊辞行。”
荀子抬起头,语气没有丝毫波澜。
“从你入我小圣贤庄的第一天起,老夫便知,你非此界之人。”
林蒙首起身子,脸上不见半点惊讶,反而扯出一抹苦笑。
“师尊慧眼。”
“你的衣着,你的言谈,你那身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的伤,都太过奇怪。”
荀子缓缓站起,踱步到窗前,负手而立。
“更重要的是,你胸中所学,天马行空,却又偏偏首指大道。你说你来自华夏,可这天下,何来华夏?”
他转过身,首视林蒙。
“老夫当初收你,一为惜才,不忍你这等良才美玉埋没于乱世。二为结一份善缘,赌你胸中锦绣,不会为这天下带来祸端。”
“如今看来,老夫赌对了。”
“学生此来,是想为老师,为儒家,留下一点特殊的传承。”林蒙恭敬地说道。
他取出一叠早己准备好的纸张,上面用清晰的毛笔字,写着一些奇怪的符号和标注。
“老师请看。”
荀子疑惑地接过,仔细端详。只见那纸张上,是儒家经典《论语》的片段,但每一句话的末尾,都多了一些诸如“。”“,”之类的小圈或小点。
而每个字旁边,还有一些类似字母的标注。
“此为何物?”荀子不解。
“此为断句之法,亦称标点。可助后人诵读理解经义,不至因断句不清而生歧义。”
林蒙解释道,“而这字旁的符号,学生称之为‘拼音’,乃是一种注音之法。掌握之后,即便是不识之字,也能依此读出其音。”
荀子是什么人?
一代大儒,智慧通天。
林蒙只稍作解释,他便瞬间明白了这两样东西的划时代意义!
标点符号,能让经典传承不再走样!
(并且作为之后对经典重新注释的第一人,说白了他己经掌握了儒教以后传承的主动权)
而拼音之法,能让识字门槛大大降低!
此举也能大大提高儒家的声望。
“这……这……”荀子握着那几张纸的手,微微颤抖起来,浑浊的老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彩。
“林蒙!此二物,于我儒家,不,于天下万民,皆是无上至宝啊!”
他深吸一口气,郑重地对林蒙行了一礼:“老夫,代天下学子,谢过国师!”
林蒙坦然受了这一礼:“学生也希望,日后的儒家,能多一些铁骨铮铮,少一些阿谀奉承。”
他这是在给荀子一脉,赋予了对经典的最终解释权和传承标准。
解决了百家之事,林蒙又将目光投向了帝国的未来。
(http://www.i7xsw.com/book/CAiUnA.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7xsw.com。爱奇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i7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