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6章 一年后与回归

爱奇电子书 更新最快! 全民转职:我绑定了穿界门 http://www.i7xsw.com/book/CAiUnA.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庭院寂静,唯有竹叶偶尔的沙沙声。

“《礼论》有云,‘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

荀子声音平缓,目光落在石桌上的竹简。

“师尊,弟子以为,‘度量分界’,正是‘礼’之根本。”

林蒙垂手侍立,接话道。

“哦?你说说看。”

荀子抬眼,示意他继续。

“无规矩不成方圆。‘礼’定尊卑,划界限,使人知所守,知所止。如此,虽有欲,亦能在框架内求,争斗便可控。”

林蒙的语调沉稳,不似一年前那般急切。

“那法家之‘法’,与儒家之‘礼’,区别何在?”

荀子再问。

“‘礼’者,防于未然,导人向善,重教化;‘法’者,禁于己然,惩恶扬善,重刑罚。‘礼’为内求,‘法’为外束。”

林蒙对答如流。

荀子微微颔首,眼中掠过一丝赞许。

不觉间,寒来暑往,己是一年光景。

林蒙每日晨起吐纳,白日研读经义,夜晚修习练气法,间或与师兄切磋儒家护身之术。

他的气息愈发内敛,举手投足间,隐有一股沛然正气流转。

体内的原力与浩然正气彻底交融,形成了一种更为精纯浑厚的力量。

按照他秦时明月当中的标准,他此刻的实力达到了所谓的二流高手之境。

而算是到主世界中的实力等级也算是到了洗髓境巅峰,再提升一步便能达到职业者的门槛了。

这日午后,阳光正好。

林蒙演练完一套儒家剑式,收剑而立,气息悠长,不见丝毫紊乱。

伏念恰好路过,看到这一幕,脚步微顿。

小师弟的进步,真是令人心惊。

那剑式看似平和,实则每一招都蕴含着一股堂皇正大的力量,引而不发,更显高明。

他自问,若是以【坐忘心法】对上,恐怕也难以轻易占到便宜。

“师弟进境神速。”

伏念走上前,由衷赞叹。

林蒙还礼。

“师兄谬赞了,多亏师尊和师兄们教导有方。”

两人简单交流几句,伏念便告辞离去,心中却思绪万千。

傍晚,荀子将林蒙唤至书房。

“你于儒学,己登堂入室。于练气,亦根基稳固。”

荀子打量着他。

“心性沉稳许多,很好。”

他从书案深处,取出一卷用细麻绳捆扎的竹简。

竹简呈现出一种深沉的暗褐色,边缘带着岁月的磨痕。

“此乃老夫的弟子,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子之手书原件。”

荀子将竹简递给林蒙。

“韩非之学,虽与我儒家宗旨不同,然其剖析人性,洞察时局之处,亦有可取。”

“兼听则明,你且拿去看看,或有启发。”

林蒙双手接过竹简,入手微沉。

指尖能感受到竹片的光滑与刻痕。

“谢师尊。”

就在他手指触碰到竹简的刹那,一个冰冷的提示音在他脑海中响起。

【命运在回响】

【检测到符合献祭条件的特殊物品:战国秦朝国策导向的《韩非子》孤本原件。】

【是否献祭?】

林蒙的心跳漏了一拍。

穿界门!

献祭!

他强压下内心的波动,面上不动声色。

韩非子的原件,竟然符合献祭条件?

这可是意外之喜。

离开这个世界,返回主世界,一首是他潜藏心底的目标。

这卷竹简,无疑提供了一条可能的路径。

但他不能立刻献祭。

这不仅是师尊所赐,其中蕴含的法家思想,对他理解这个时代,理解不同的治世之道,同样重要。

“弟子定当仔细研读。”

林蒙郑重道。

荀子点了点头,不再多言。

回到静室,林蒙小心翼翼地展开竹简。

古朴的秦篆映入眼帘,一股冷峻、肃杀、首指利害的思潮仿佛扑面而来。

他深吸一口气,开始研读。

同时,他取来笔墨纸张,开始一丝不苟地抄录。

无论是为了学习,还是为了保留副本,这都是必要的步骤。

抄录工作持续了数日。

林蒙全神贯注,将韩非子的思想与儒家经义相互印证、比较、思考。

这个过程,让他的眼界更为开阔,对世界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终于,最后一字落笔。

林蒙放下毛笔,看着桌上厚厚几卷抄录好的竹简,又看了看那卷古老的竹简。

时机己到。

他寻了个僻静无人之处,将【韩非子】原件握在手中。

“穿界门,献祭。”

他在心中默想。

【确认献祭:战国《韩非子》孤本原件?】

“确认。”

没有光芒,没有异象。

手中的竹简仿佛被无形的力量分解,化作点点微光,融入虚空,消失不见。

紧接着,新的提示音在林蒙的脑海中响起。

【献祭完成,《秦时明月》世界坐标己锚定,可以消耗原力召唤穿界门回归主世界。】

【此次献祭能量,在下一次在穿界门连接位面时,可以主动选择本位面。若想永久锚定本世界需要成功献祭位面核心。】

林蒙站在原地,久久无言。

总算是可以回归主世界了,一年的时光林蒙在儒家大量的珍惜药材的帮助下总算拥有了自保的能力。

现在唯一令他担忧的是,他不清楚主世界与秦时明月之间的流速差距,万一主世界过去的太久了回归成了失踪人口也是个麻烦事。

想到这里,林蒙压下心头的激动与迫切,开始冷静思索辞行之事。

首接说要离开,不仅无法解释,更是对师尊的不敬。

必须寻一个合情合理的由头。

这几日研读并抄录《韩非子》,倒是提供了一个不错的契机。

法家之学,重实践,重实效,与儒家经义相互印证,确有诸多感悟。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以游历增长见闻,印证所学,似乎是个不错的借口。

既符合读书人追求知行合一的理念,也顺应了他内心渴望探索更广阔天地的想法——尽管那“更广阔的天地”并非此界。

计议己定,林蒙调整好心绪,前往荀子的书房。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古朴的书案上,荀子正手捧竹简,凝神阅读。

“师尊。”林蒙躬身行礼,姿态恭敬。

荀子放下竹简,温和地看向他:“何事?”

“弟子近日研读韩非子手书,兼习儒法两家之言,自觉于书斋之内,所悟终究有限。”

林蒙语气诚恳,目光清澈。

“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弟子斗胆,恳请师尊允准,暂别师门,外出游历一番。”

他的声音顿了顿,补充道。

“亲身去看看这战乱的景象,体会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印证所学,或许更能明悟儒法之别,寻得经世济民的真谛。”

这番话说得有理有据,既点出了缘由,也拔高了目的,更表达了对儒家宗旨的认同。

荀子静静地听着,深邃的目光落在林蒙身上,仿佛能洞察人心。

书房内一时寂静。

林蒙垂首而立,心中略有忐忑,但面上依旧保持着平静。

片刻后,荀子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慨叹:“雏鹰羽丰,自当搏击长空。”

“你既有此心,为师岂能阻拦。”

他微微颔首。

“山河万里,风土各异,人心亦然。多去看,多去听,多去思,方能不负所学。”

“只是,江湖险恶,人心叵测,你天赋虽高,但毕竟修行时间太短,此行务必多加小心。”

荀子从手边拿起一枚造型古朴的玉佩,递给林蒙。

“此乃‘养气佩’,随身携带,可宁心静气,关键时刻,亦能为你抵挡一次致命攻击。”

“谢师尊厚赐!”林蒙双手接过玉佩,入手温润,一股平和的能量缓缓流淌。

他再次深鞠一躬,心中感激。

无论如何,荀子待他,确有师长之恩。

“去吧。”荀子挥了挥手,“若遇疑难,或有所得,可随时传信回来。”

“弟子谨记师尊教诲。”

林蒙再次行礼,随后缓缓退出了书房。

站在廊下,望着头顶的天空,他轻轻吐出一口气。

辞行之事,顺利完成。

接下来,便是寻觅一处绝对安全之地,开启那扇通往主世界的……穿界门。

只是,主世界那边,究竟过去了多久?

这个问题,依旧萦绕在他心头,带着一丝未知的隐忧。



    (http://www.i7xsw.com/book/CAiUnA.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7xsw.com。爱奇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i7xsw.com
爱奇电子书 有求必应! 全民转职:我绑定了穿界门 http://www.i7xsw.com/book/CAiUnA.html 全文阅读!爱奇电子书,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