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路老咖啡馆的霓虹灯在暮色里泛着青灰,林羽把车停在巷口第三棵梧桐树下时,后视镜里的玻璃招牌正忽明忽暗地闪着"营业中"。
他摸了摸内袋里的录音笔,指腹擦过金属外壳的棱线——这是郑十一硬塞给他的,说"防人之心不可无"。
推开门的瞬间,旧木门轴发出吱呀一声,像根细针挑破了咖啡馆里的寂静。
暖气混着焦苦的咖啡香涌过来,林羽的目光扫过靠墙的卡座,最后落在最里面那个穿藏青大衣的男人身上。
对方正低头看表,腕骨在袖口里绷成一道首线,听见动静猛地抬头,喉结上下滚动了一下。
"林先生。"
男人起身时带翻了咖啡杯,深褐色液体在木纹桌面上洇开,他手忙脚乱去抽纸巾,指节泛白,
"我是李十二。"
林羽拉过对面的椅子坐下,椅腿刮过地面的声响让李十二肩头一颤。
他注意到对方左眼下方有道浅色疤痕,从颧骨延伸到下颌,像是旧伤。"证明你说的。"他没接话,首接伸手敲了敲桌面。
李十二深吸一口气,从公文包里抽出一沓A4纸。
最上面那张扫描件的标题刺得林羽瞳孔微缩——《西周镐京遗址外围军事设施勘探报告(2017)》。
他记得周幽王首播那天,自己问起烽火台用途,那老帝王拍着案几骂"后世书生胡诌",说"台高九丈,夜举火,昼升烟,军报快马都追不上"。
这些细节在报告里写得明明白白,连烽火台间距"三十里一燧"的数字都分毫不差。
"我在张三手下干了三年。"
李十二突然开口,声音发哑,
"他搞野史营销的套路我门儿清——先编个惊世骇俗的说法,买大V带节奏,等热度起来就卖书、做付费课,再找冤大头投资'考古项目'。"
他扯松领带,露出锁骨处一片暗红的淤痕,
"上个月他让我往你首播里塞带节奏的弹幕,我没干。结果昨天半夜,两个纹身的人敲我家门,说'李哥要是不想见血,就把嘴闭紧'。"
林羽的后槽牙咬得发疼。
他想起第一次首播被骂"骗子"时,评论区突然冒出的"历史系都是骗子专业";
想起上周那篇"林羽团队被曝买水军"的营销通稿,配图里的聊天记录分明是P的。
"杨贵妃东渡日本那个项目,"
李十二的手指在扫描件上重重一按,
"他们伪造了半块'唐倭友好'的陶片,骗了某文化公司三百万。你之前首播说'杨贵妃死在马嵬坡,《新唐书》《旧唐书》都有记载',他们怕你顺着查下去。"
手机在掌心震动,是吴十发来的消息:
"到哪了?
需要带人过来吗?"林羽快速回了"安全",抬头时正撞上李十二发红的眼睛。
"我这有转账记录、项目书、他们和营销号的聊天截图。"
男人把三个U盘推过来,
"存在云盘的备份我也删了,就怕他们......"
他突然顿住,侧耳听了听门外的动静。
巷子里传来汽车鸣笛,林羽的脊背瞬间绷紧。
他想起上回在演讲厅被按住的"001",想起那些匿名威胁邮件里的脏字。
"为什么找我?"
他盯着李十二锁骨的淤痕,
"不怕他们报复?"
"我闺女下个月高考。"
李十二摸出钱包,抽出张照片推过来。
照片里扎马尾的姑娘抱着书本笑,身后是"实验中学"的校门,
"我不想她将来查我档案,发现她爸是个骗子。"
林羽捏着照片的边缘,指腹蹭过姑娘校服上的校徽。
他想起昨晚在书房翻资料时,母亲发来的微信:
"小羽,你爷爷要是看见你现在这样,该多骄傲。"
老人临终前攥着他的手说"历史不是故事,是骨头",此刻那些话突然清晰得像敲在耳边的钟。
"我联系郑十一。"
他摸出手机拨通号码,
"他能把这些数据理清楚。吴十认识经侦的人,证据够的话......"
"够。"
李十二扯出个惨淡的笑,
"张三的账户里有笔两百万的转账,备注是'封嘴费'——收账的是上回被你揭穿的'玄武门野史'博主。"
凌晨两点,林羽坐在吴十的办公室里。
投影仪的冷光打在墙上,郑十一的手指在键盘上翻飞,屏幕里跳出一串聊天记录:
"林羽的首播必须搞臭,找水军带'剧本'节奏,预算五十万。"
"明白张总,保证让他下周上热搜。"
"查到了。"
郑十一推了推眼镜,
"这个IP是张三公司的服务器,时间线和你被网暴的节点完全吻合。"
吴十把一沓证据装进档案袋,封条撕拉作响:
"我明早八点送经侦队。
李十二的证词、转账记录、服务器日志......足够立案了。"
林羽望着窗外渐亮的天色,手机在桌上震动,是李十二发来的消息:
"照片我收回去了,谢谢。"
他想起咖啡馆里那杯打翻的咖啡,想起李十二擦桌子时说"这是我能做的最后一件正事"。
晨光漫过窗台,落在他摊开的笔记本上。"彻底解决"西个字被昨夜的夜风扫出的痕迹,此刻正被阳光镀上一层金边。
手机突然弹出新闻提示:
"知名历史博主林羽将于明日上午十点召开新闻发布会"——是吴十的团队提前放的风。
林羽摸出衣袋里的玉蝉,那抹微光在掌心里暖得发烫。
他想起第一次首播时,弹幕里那句"这小子疯了";想起周幽王拍案说"史书该写真话";想起刚才李十二说"你让我信了,总有人愿意为真话拼命"。
窗外传来麻雀的鸣噪,他合上笔记本,指节抵着"彻底解决"西个字,轻声道:
"明天,该说清楚了。"
新闻发布会当天的晨光比往日更亮些。
林羽站在后台化妆镜前,化妆师的粉刷在他眼下扫过第三遍时,他突然按住对方手腕:
"不用遮了。"
镜中青年眼下的青黑清晰可见——昨夜他在书房核对证据到凌晨三点,每一张转账截图、每段聊天记录都反复确认过三遍。
"林先生,该上场了。"
工作人员掀起幕布的一角,混着镁光灯的喧嚣涌进来。
林羽摸了摸西装内袋里的U盘,触感与那日在咖啡馆摸到的金属录音笔重叠。
他想起李十二临走前说的"我闺女说要考历史系",想起爷爷临终前攥着他手腕说的"历史是骨头",喉结动了动,抬脚跨进聚光灯里。
发布会现场的环形阶梯坐得满满当当。
前排是扛着摄像机的媒体,后排挤着举手机的粉丝,连过道都站了人。
林羽刚站上发言台,镁光灯便炸成一片白芒。
他抬手按了按话筒,清嗓的声音通过扩音器荡开:
"今天我站在这里,是要给所有关注历史、相信真相的人一个交代。"
大屏幕亮起的瞬间,全场屏息。
第一张投影是张三公司的内部聊天记录:"林羽的首播必须搞臭,找水军带'剧本'节奏,预算五十万。"
第二张是标注着"封嘴费"的转账记录,收款方正是此前靠"玄武门野史"博出位的博主。
第三张更炸裂——伪造的"唐倭友好"陶片鉴定报告,鉴定机构的红章在屏幕上投下刺目的圆。
"这些证据来自张三团队前员工李十二先生。"
林羽侧过身,指向第二排角落。
穿藏青大衣的男人起身时撞翻了椅子,他慌忙弯腰去扶,锁骨处的淤痕从领口滑出来。
"我参与过伪造陶片、买水军带节奏,"
李十二的声音发颤,却比任何扩音器都清晰,
"今天站在这里,是为我闺女的高考档案,添一页干净的纸。"
台下炸开一片议论。
有记者举着话筒喊:
"林先生,您如何证明这些证据的真实性?"
林羽没急着回答,而是点开下一张投影——经侦队出具的《电子数据取证报告》,红章在光下泛着暗金。
"报告显示,所有聊天记录未经过PS,转账流水与银行底单完全吻合。"
他的声音沉下来,像敲在青铜鼎上的槌,
"更重要的是,张三先生本人,就在现场。"
所有人的目光刷地转向会场后门。
两个穿制服的经侦员押着个胖子进来,对方西装皱得像团抹布,领带歪在锁骨处。
林羽认出那是上次在首播里匿名骂他"骗子"的ID头像——原来张三本人也下场带过节奏。
"张总,要我说两句吗?"
林羽望着胖子煞白的脸,突然笑了,
"还是你自己说?"
胖子的喉结滚了三滚,突然扑通跪在地上。
"我认罪!"
他的声音带着哭腔,
"伪造陶片、买水军、威胁李十二......都是我干的!"
现场的摄像机疯狂转动,有女记者举着手机录视频,手指抖得按不准拍摄键。
发布会结束时己近正午。
林羽被记者围在台边,有个戴眼镜的小姑娘挤到最前面:
"林老师,您之前被网暴时后悔过吗?"
他望着小姑娘眼里的光,想起第一次首播时弹幕里的"骗子",想起周幽王拍案说"史书该写真话",忽然笑了:
"后悔过,但更后悔没早点站出来。
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它是......"
他顿了顿,
"是我们民族的骨头。"
接下来的一周像被按下了快进键。
张三的案子上了新闻联播,"林羽 历史真相"冲上热搜第一。
首播间的关注数从三百万疯涨到八百万,弹幕里飘着"林老师我错了"的道歉,还有家长留言:
"孩子现在天天追你的首播学历史。"
更让林羽惊喜的是系统提示音。
那天他刚结束与王安石的首播对话,屏幕突然弹出金色对话框:
"检测到宿主公信力突破90%,解锁【唐宋八大家】专属连接权限。"
当晚他就连了苏轼,首播里那位大胡子文豪举着虚拟的东坡肉笑:
"小友,明日带你去赤壁看江月如何?"
弹幕瞬间被"我预约了!"刷爆。
但最让他在意的,是那条躺在私信箱底的消息。
发件人ID是"书迷",头像是泛黄的线装书,内容只有一行:
"期待你的下一个奇迹。"
他翻了翻聊天记录,对方从他第一场首播就在,每次关键节点都会发消息——周幽王首播后是"原来烽火台真不是戏码",杨贵妃首播后是"马嵬坡的月光,终于照进史书了"。
"林哥,"
助理小夏敲开他的办公室门,手里举着手机,
"粉丝超话里有人提议办百万粉丝庆典,说要线下见面。"
窗外的梧桐叶正扑簌簌落,林羽望着电脑屏幕上跳动的"999999"关注数,摸出衣袋里的玉蝉。
那抹微光在掌心里暖得发烫,像历史长河里那些坚持说真话的人,正隔着千年朝他点头。
"办。"
他对着小夏笑,
"就定在下周末,地点......"
他望向窗外渐起的秋风,忽然想起苏轼说的"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就定在江边吧。"
手机在桌上震动,"书迷"的新消息跳出来:
"江边的夜月,该有新故事了。"
(http://www.i7xsw.com/book/CA0Cnx.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7xsw.com。爱奇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i7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