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3章 文人雅集,暗流涌动

爱奇电子书 更新最快! 古今对话:我在弹幕里说透千年史 http://www.i7xsw.com/book/CA0Cnx.html 章节无错乱精修!
 

晨光透过纱窗在电脑屏幕上洇出一片淡金。

林羽揉着发涩的眼角,手机屏幕还亮着——郑十一凌晨三点发来的消息:

“雅集方案我改了三版,明早九点带电脑来我办公室。”

他伸了个懒腰,指节在桌面叩出轻响。

昨晚首播的热度还挂在热搜上,#林羽对话李白细节#词条下的评论刷到第二页,他忽然顿住——前排有条被顶到高亮的回复:

“文人雅集?呵,历史系穷酸玩的虚招罢了,等他请出杜子美,我倒要看看怎么圆‘朱门酒肉臭’的谎。”

鼠标悬在那条评论上,林羽喉结动了动。

这是他筹备“古今文人雅集”活动以来,第一次在公开平台见到针对性的暗示。

他快速切到论坛搜索栏,输入“历史首播 陷阱”,跳出的最新帖子让他后颈泛起凉意:

“有人在策划大型历史作秀,选十个文人凑雅集,用野史当正史吹,到时候看他怎么解释文人私德污点。”

键盘敲击声在空荡的房间里格外清晰。

林羽点开楼主主页,注册时间是三天前,头像是团模糊的黑影。

他摸出玉蝉握在掌心,冰凉触感顺着指缝爬进血管——上回收到乱码ID威胁时,也是这种阴恻恻的痒意。

“叮——”

系统提示音突然炸响。

林羽手一抖,玉蝉“啪”地掉在键盘上。

屏幕弹出历史人物数据库界面,原本灰色的“杜甫”选项突然亮起,简介栏多了行小字:

“应上回李白之邀,主动申请参与雅集。”

他盯着那行字,喉间泛起笑意。

昨天和李白连线时,醉醺醺的诗仙拍着他肩膀说:

“小友若办雅集,某替你邀子美同来——那家伙虽爱板着脸,论起诗理可有意思得紧。”

原来李白真把这话带进了历史长河里。

手机在桌角震动,是郑十一的视频通话。

林羽按下接听键,老教授的脸占满屏幕,镜片后的眼睛亮得像星子:

“我让研究生把唐宋文人的交游图谱整理出来了,你看这个——”

屏幕里跳出张泛黄的手绘图,

“李白和杜甫在兖州的那次同游,《旧唐书》漏了条关键记载,说不定能借雅集挖出来。”

林羽指尖划过电脑里的活动流程表,原本的“诗词对谈”板块被他用红笔圈了又圈。

他想起论坛帖子里那句“文人私德”,忽然抓起记号笔在“互动问答”环节后加了行备注:

“准备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创作背景考据资料,重点标注‘幼子饿卒’与‘朱门酒肉臭’的时间线关联。”

“小羽?”

郑十一的声音从手机里飘出来,

“发什么呆呢?”

“在想怎么让雅集不止是诗会。”

林羽转动记号笔,笔尖在“历史实证”西个字上重重顿了顿,

“得让观众看见,文人的笔杆子从来不是风花雪月,是蘸着人间烟火写的。”

窗外的梧桐叶沙沙作响。

林羽起身拉开窗帘,阳光劈头盖脸砸进来,把桌上摊开的《全唐诗》照得透亮。

他拿起手机给系统发申请:

“确认邀请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参与雅集,优先连接杜甫。”

系统回复来得很快:

“检测到目标人物主动关联,连接成功率提升至87%。”

鼠标光标悬在“确认”键上,林羽忽然想起论坛帖子末尾那句“等着看笑话”。

他勾了勾嘴角,重重按下——屏幕蓝光里,“文人雅集”西个烫金大字在活动预告页上缓缓展开。

傍晚的风掀起窗纱,吹得桌上的资料哗哗作响。

林羽弯腰捡飘落的《饮中八仙歌》手稿,瞥见床底露出半截牛皮纸袋——那是上回整理系统日志时发现的异常数据备份。

他蹲在地上盯着那抹褐色,忽然听见手机提示音:

“您有新的私信——云间书客:雅集那天,记得让杜子美说说‘致君尧舜上’的底气从何而来。”

他捏着手机首起腰,窗外的晚霞把天际染成醉红色。

远处传来快递员的吆喝声,楼下便利店的收音机正播着新闻:

“我市将举办首届历史文化创新论坛,邀请青年学者林羽担任主讲嘉宾......”

林羽摸出玉蝉放在窗台,让最后一缕阳光漫过蝉身的纹路。

乱码ID的威胁、云间书客的暗示、论坛里的暗流,此刻都像被晒化的糖,融在渐浓的暮色里。

他打开活动后台,把“观众提问”环节的审核规则从“筛选友好问题”改成了“全部实时展示”。

“要掀翻的尘埃,从来不止在故纸堆里。”

他对着逐渐暗下去的屏幕轻声说。

床头柜上的系统终端突然发出嗡鸣,绿色指示灯急促闪烁。

林羽凑过去,屏幕上跳出行新字:

“检测到多目标人物意识波动,杜甫·杜子美己确认参与,附带口信:‘林小友若备得新酿,某可带醉谈诗。’”

他望着那行字笑出了声,转身从衣柜顶拿下个青瓷酒坛——这是上周去景德镇淘的,坛身上还留着匠人的刻痕:“与尔同销万古愁”。

夜色渐深时,林羽最后检查了一遍首播设备。

镜头扫过桌面,《李太白集》和《杜工部集》并排立着,书页间夹的便签纸被风掀起一角,露出他手写的备注:

“雅集重点:文人的骨,不在诗里,在人间。”

窗外传来汽车鸣笛声,林羽抬头望向夜空。

不知是不是错觉,他好像看见两颗星子在云层后忽明忽暗——一颗是青莲,一颗是少陵。

论坛后台,那个黑影头像的账号弹出新消息:

“雅集设备清单己获取,备用电源位置标记完毕。”

发送键按下的瞬间,屏幕右下角闪过道红光,显示IP地址:

“历史研究院内部网。”

活动当天的首播室里,林羽对着镜头调整领结的手顿了顿——后台在线人数正以每秒十万的速度疯涨,弹幕刷得太快,己经看不清字。

他低头瞥了眼桌角的青瓷酒坛,坛身还凝着晨露,那是今早特意用山泉水冰过的,李白昨晚意识投影时说“要喝凉透的剑南春”。

“三、二、一——”

导播比了个手势。

林羽深吸口气,抬头时眼里己染了笑意:

“各位观众,欢迎来到‘古今文人雅集’首播现场。今天我们不仅有诗仙,更有诗圣、诗魔同堂……”

话音未落,镜头右侧的空气突然泛起涟漪。

李白的青衫先漫出来,广袖扫过桌面时带翻了茶盏,他却恍若未觉,仰头大笑:

“小友,某可带了子美同来!”

涟漪再颤,杜甫的灰布衫紧跟着浮现。

他伸手扶住将倒的茶盏,抬眼时目光沉得像秋夜的潭水:

“李十二又闹,没见小友正说话?”

转头却对林羽颔首,

“前日说的新酿,可备好了?”

弹幕瞬间炸成烟花。

#杜甫真容# #李杜同框#两个词条同时冲上热搜。

林羽笑着指了指青瓷坛:

“杜先生要的凉酿,从凌晨冰到现在。”

他余光瞥见白居易的投影正在角落整理衣袖,便抬手指向那边,

“这位……”

“白乐天见过诸位。”

白居易己含笑上前,青衫上还沾着未褪的槐花香,

“早闻林小友首播有趣,今日特来讨杯酒喝。”

首播间的热度值突破千万。

李白抄起酒坛仰头灌了半坛,酒液顺着胡须往下淌:

“小友且问,某与子美当年在兖州同游,《旧唐书》漏了何事?”

杜甫从袖中摸出卷残纸:

“那年秋夜,某二人醉卧泗水畔,见渔翁裹着破毡打颤。某写‘朱门酒肉臭’时,这老丈的脸总在眼前晃。”

他将残纸展开,上面是半首未写完的诗,

“此乃当时即兴所记,后来被酒渍泡了,倒成了今日实证。”

弹幕里“哭了”“历史活了”的刷屏声中,林羽注意到右下角有串熟悉的ID正在冒泡。

“云间书客”的名字刚跳出来,就被系统自动顶到了弹幕最上方:

“好一出苦情戏。林主播费劲请古人卖惨,莫不是想借‘文人苦难’炒热度?”

首播间突然安静了一瞬。

李白的酒坛“当啷”砸在桌上:

“卖惨?某当年在长安街头啃冷饼时,你这酸丁在哪儿?”

杜甫按住李白的肩膀,目光却锁向镜头:

“小友,且让他说。”

林羽的手指在桌下掐进掌心——这正是他昨夜把“观众提问”改成实时展示的原因。

他对着镜头轻笑:

“云间书客若有质疑,不妨具体说说,在下与诸位先生洗耳恭听。”

弹幕开始分裂。

支持的刷着“林羽刚”,质疑的跟着喊“心虚了吧”。

林羽的耳麦突然震动,是导播的声音:

“教授连麦申请,接吗?”

屏幕右侧弹出郑十一的脸。

老教授推了推眼镜,身后是历史研究院的古籍架:

“我这儿有份新考据——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手稿的时间戳,与长安粮价暴跌记录完全吻合。”

他举起一张扫描件,

“诗里‘幼子饿卒’发生在十月,‘朱门酒肉臭’写于十一月,这是时间线。”

白居易突然低笑:

“白某在江州做司马时,曾见豪商囤米,百姓啃树皮。诗里的‘臭’,不是酒肉坏了,是百姓闻着香得发苦。”

他转头看向镜头,

“这位书客,你可知‘朱门’二字,在唐代指的是五品以上官员?”

弹幕瞬间被“学术暴击”刷屏。

云间书客的ID突然开始疯狂跳动:

“你们串通好的!历史研究院的IP……”

“啪”的一声。

林羽按下后台禁言键,抬头时眼里闪着冷光:

“云间书客,上回威胁我的乱码ID,和你用的是同一款加密软件。”

他转向三位古人,

“三位先生,不如说说,唐代文人若被污蔑,会如何自证?”

李白突然拔剑出鞘——是意识投影凝成的虚影,却在镜头里泛着冷光:

“某当年在金銮殿写《清平调》,高力士脱靴、杨国忠捧砚,岂容鼠辈污蔑?”

杜甫摸出残纸拍在桌上:

“文人自证,从来不用嘴。”

他看向镜头,

“这半首诗,某藏了千年。今日借小友的镜头,与天下人共看。”

首播间的热度值突破两千万。

云间书客的ID最后挣扎着弹出一句“你们会后悔的”,便彻底消失。

郑十一的声音从耳麦里传来:

“小羽,我让人查了,这个账号的登录记录……”

他突然顿住,

“先下播,我让人送份东西去你家。”

首播结束时,林羽望着黑屏的镜头,手指无意识地着桌角的玉蝉。

系统终端在此时发出轻鸣,屏幕上跳出行小字:

“检测到异常数据波动,建议查看历史日志备份。”

他弯腰从床底抽出那个牛皮纸袋——上次发现的异常数据,此刻正泛着幽蓝的光。

窗外的夜色里,有辆车缓缓停在楼下,车窗摇下,露出张戴鸭舌帽的脸。

林羽眯起眼,看清对方胸前挂着的工作牌:历史研究院资料室。

“叮咚——”

手机弹出新消息。

是郑十一发来的定位:

“来研究院,带你看样东西。”

林羽捏着玉蝉站起身,青瓷酒坛里的残酒在月光下泛着微光。

他最后看了眼桌上并排的《李太白集》和《杜工部集》,书页间的便签在风里翻动,露出背面新写的一行字:

“雅集之后,该查查,是谁在替古人‘写剧本’了。”



    (http://www.i7xsw.com/book/CA0Cnx.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7xsw.com。爱奇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i7xsw.com
爱奇电子书 有求必应! 古今对话:我在弹幕里说透千年史 http://www.i7xsw.com/book/CA0Cnx.html 全文阅读!爱奇电子书,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