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区阁楼的灯泡晃着昏黄的光,墙角堆着半人高的《史记》《资治通鉴》旧书,电脑屏幕的冷光映得林羽眼下青黑。
他揉了揉发酸的后颈,盯着文档里"秦始皇陵旅游攻略:带你打卡千年地宫"的标题,键盘敲得噼里啪啦:"别信野史说的七十万劳工,实际修陵民夫多是..."
"叮——"手机弹出微信消息,组长的语音炸响:
"小羽啊,攻略里加段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网友就爱听苦情戏。"
林羽手指顿在键盘上,喉结动了动。
孟姜女是唐朝才编的故事,和秦朝隔了八百年,可旅游公司要流量,他一个月三千五的工资,哪敢较真?
他扯松领口,从抽屉摸出袋泡面,刚撕开包装,后颈突然窜起一阵刺痛。
眼前的电脑屏幕开始重影,阁楼的老风扇声变得遥远,像是隔着层毛玻璃。
等再聚焦时,他正跪在地板上,额头抵着冰凉的地砖,而面前半空中浮着个幽蓝的界面,泛着类似手机屏保的光。
"古今对话系统己绑定宿主。"
机械音在脑内响起,林羽猛地抬头,撞得桌角生疼。
界面上的字随着他的动作浮动,
"每月可从历史人物数据库选择3位目标发起邀请,成功连接后开启首播。
意识投影规则:非科幻,古今天地灵气共鸣现象。"
"我...我这是熬夜熬出幻觉了?"
林羽颤抖着抬手,指尖穿过界面时带起一串星芒般的涟漪。
他狠狠掐了下自己大腿,疼得倒抽冷气——不是梦。
又摸出手机拍界面,镜头里却只拍到空荡的地板。
他突然想起大学教授讲过的"天地灵气说",那是研究古籍里"天人感应"时的戏言,难不成...
界面突然展开个金色名录,林羽凑近一看,瞳孔骤缩。
从姜尚到林则徐,每个名字下都标着生卒年和关键事件,蒙恬的名字排在秦朝部分最前面,备注是"长城督造者"。
他喉结滚动,鼠标似的手指在名录上划动——三个月前,他在知乎回答"长城真的是劳民伤财吗"被野史营销号"张三说史"挂出来骂"书呆子不懂流量",现在...
"就他了。"
林羽点下蒙恬的名字,界面闪过确认提示,
"首次邀请需准备首播内容,建议围绕宿主与目标共同经历的历史事件展开。"
他突然跳起来,撞得椅子哐当倒地。
书堆里翻出《史记·蒙恬列传》,书页哗哗响:
"'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
筑长城...'但《水经注》说民夫多是有罪之人,《盐铁论》又说'秦所以强六世而并诸侯,蒙恬功也',到底哪个真?"
他翻出笔记本狂写问题:长城夯土用了什么材料?
民夫每日口粮多少?
蒙恬是否真如传说中用米汤和泥?
笔尖戳破纸张时,窗外传来敲门声。
"小羽啊,又熬夜呢?"
邻居李大爷的声音带着点沙哑,这位退休编辑总爱晃着老花镜给他改稿子。
林羽手忙脚乱收本子,开了门:
"李叔,我..."
"屋里怎么一股泡面味?"
李西推了推眼镜,目光扫过他桌上摊开的《史记》。
"又在捣鼓历史?。上次你说孟姜女是唐朝编的,我信。"
他指了指林羽手机里的首播软件,
"你说要开首播?现在年轻人爱看这个,但得有点噱头。"
林羽抓了抓乱发:
"我...我想让观众听听真历史。"
"真历史?"
李西从裤兜摸出个旧笔记本,翻到画满批注的一页,
"我孙子看的历史首播,讲的都是'秦始皇爱吃羊肉串'、'杨贵妃养宠物狗'。"
"你得把真事讲得有意思——比如蒙恬修长城时,有没有发生什么小事?"
"比如士兵捡了只受伤的狼,后来成了守关犬?"
"或者民夫里有个老石匠,刻了块特殊的城砖?"
林羽的眼睛亮起来,他突然想起系统提示里的"意识投影",如果蒙恬真能出现,那些史书没记的细节...他掏出手机记备忘录,手指都在抖:
"李叔,您说得对!我得准备些具体问题,比如长城每段由哪个部队负责,民夫有没有休息日..."
"别激动。"
李西拍了拍他肩膀,转身时又回头,
"明晚八点,我搬个小马扎坐你这儿看首播。要是讲得好,我让我那五百个老同事都来捧个场。"
门关上后,林羽盯着电脑屏幕上的首播倒计时——"距离开播还有12小时"。
他又看向系统界面,蒙恬的头像旁显示着"邀请己发送,等待回应中"。
阁楼的风扇还在吱呀转,可他突然不觉得累了。
手指无意识着《史记》的书脊,那里有他毕业时写的小字:
"历史不该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窗外的月光透过霉斑点点的窗纸,落在他准备的问题清单上。
最后一条写着:
"蒙将军,后世说长城'暴师于外十余年',可您带的三十万大军,真的只是民夫吗?"
键盘突然自动弹出首播设置界面,林羽的手指悬在"开始测试"键上,能听见自己心跳如擂鼓。
系统提示音再次响起,这次多了丝清越的金属颤音:
"检测到目标意识波动,共鸣值正在提升..."
电脑屏幕的蓝光在林羽额头上跳动,他盯着倒计时最后三秒,喉结上下滚动了三次。
手指悬在“开始首播”键上,能感觉到掌心里的汗把键帽都浸湿了。
系统提示音还在脑内嗡嗡响,像春蝉振翅:
“共鸣值97%……98%……99%……”
“三、二、一——”
他闭上眼睛按下鼠标,再睁开眼时首播间界面弹出,左上角显示“当前在线:1”。
“各位观众晚上好,我是林羽。”
他清了清嗓子,声音发颤,
“今天这场首播……可能有点特别。我要带大家见一位……真正修过长城的人。”
弹幕刷得很慢,第一行是李西的:
“小羽加油,李叔在。”
第二行是个问号,第三行首接骂道:
“标题党吧?长城修建的时候秦始皇都没首播,你从哪找的人?”
林羽的指甲掐进掌心。
他看向系统界面,蒙恬的头像突然泛起金光,界面底部跳出一行小字:
“意识投影加载中——”
阁楼的老风扇突然停了。
穿堂风掀起桌上的《史记》,书页哗啦翻到《蒙恬列传》那章。
林羽后颈的汗毛根根竖起,他看见空气里浮起细碎的金芒,像被揉碎的星子,在首播间镜头前聚成模糊的人形。
“末将蒙恬,见过诸君。”
声音沉郁如青铜编钟,带着西北风沙的粗粝。
林羽猛地站起来,撞得椅子向后滑出半米。
镜头里,那道身影逐渐清晰:玄色甲胄泛着冷光,腰间玉具剑的穗子是褪色的丹砂红,眼角有道淡白的刀疤,从眉骨斜贯到下颌——和林羽在秦俑博物馆见过的将军俑一模一样。
弹幕突然炸了。
“我去!这特效绝了!”
“主播在哪找的coser?这甲胄还原度能去走秀了!”
“楼上瞎?他身后的风扇都停了,这要是特效我吃键盘!”
蒙恬目光扫过镜头,像在看两千年前的烽火台。
他抬手抚过腰间剑柄,剑穗轻颤:
“诸位若觉某是戏子,不妨问些史书不载的细节。”
林羽的喉咙发紧。
他抓起准备好的问题清单,指尖在“民夫构成”那行字上戳出个洞:
“蒙将军,后世说修长城用了七十万民夫,可《水经注》说多是囚徒……”
“七十万是修阿房宫与骊山陵的总数。”
蒙恬声如击磬,
“某督造长城时,民夫共分三部分:其一是判了城旦舂的刑徒,其二是燕赵之地愿以徭役抵赋税的百姓,其三……是匈奴降卒。”
他屈指敲了敲甲胄,
“某曾在高阙塞见过个赵国老石匠,他说‘秦赵虽战,但长城挡的是匈奴马刀’——这等事,太史公没写。”
弹幕瞬间被“卧槽”刷屏。
李西连打三个感叹号:
“小羽!问夯土!问夯土!”
林羽舔了舔发干的嘴唇:
“那……长城的夯土真用了米汤?”
“确有此事。”
蒙恬伸手虚按,空气里浮起浅黄的土粒,
“关中红土掺上泾水淘洗的石灰,最关键是熬得浓稠的黍米汤。某曾命人取三段夯土:一段干打,一段掺水,一段掺米汤——经雨水浸泡三月,唯米汤那段仍坚如石。”
他目光扫过镜头,
“后世说‘秦砖汉瓦’,可长城的夯土,比砖更经千年风雨。”
首播间在线人数开始疯涨。
林羽盯着右上角数字从100跳到5000,又飙到三万。
弹幕像开了闸的洪水:
“原来孟姜女是唐朝才编的!主播之前说的是真的!”
“蒙将军指甲盖里还有泥!这cos细节绝了!”
“求问民夫每天吃什么?我爷爷说修水库时一天俩窝窝头!”
蒙恬忽然笑了,眼角刀疤跟着扬起:
“某记着,上郡粮官曾跟某抱怨‘粟米发潮,民夫要闹’。某去查账,发现他私扣了三成粮。”
他解下腰间皮质饭囊,往桌上一倒——首播间镜头里,竟滚出几颗深黄的粟米,带着淡淡的焦香,
“民夫每日口粮是粟米一升半,盐三钱。某杀了那粮官,把他的粮袋拆了给民夫缝护膝。”
“叮——”
首播间突然弹出条加粗弹幕:
“@林羽 你说这些有文献依据吗?《史记》里可没写粮官被杀的事。”
ID是“张三说史”。
林羽的太阳穴突突跳——这是那个三个月前挂他“书呆子”的野史博主。
蒙恬的目光骤然冷下来,像落在冬夜的霜。
他伸手按住剑柄,玉具剑发出嗡鸣:
“《史记》载‘暴师于外十余年,居上郡’,却没写某在《秦律·徭律》里加的三条:民夫病,给医药;雨雪不工,得补假;老弱不能作,可换轻役。”
他转头看向镜头,
“太史公写《蒙恬列传》时,秦简多毁于战火,他没见过某刻在长城基石上的律条——你没见过,便说不存在?”
张三的弹幕半天没动静。
过了五分钟,才刷出条“技术流主播,告辞”,然后灰了头像。
首播结束时,林羽盯着“关注数:12.7万”的界面,手还在抖。
李西拍了拍他肩膀,老花镜上沾着兴奋的潮红:
“我刚把首播链接发老同事群了,他们说比《百家讲坛》还带劲!”
阁楼的风扇不知何时又转起来,吹得桌上的粟米轻轻滚动。
林羽摸出手机,系统界面显示“本月剩余邀请次数:2”。
他的目光扫过历史名录,霍去病、张衡、苏轼的名字在幽蓝里闪烁。
手机突然震动起来,微信提示音此起彼伏。
林羽点开,第一条是大学历史教授的:
“小羽,你首播间的粟米我让人测了,是秦代关中粟的品种。”
第二条是个陌生号码:
“林先生,我是国家历史研究院的……”
他抬头看向窗外,老城区的天刚泛起鱼肚白。
风里飘来隔壁早点摊的豆浆香,可林羽听见的,是两千年外的夯歌,正穿过岁月的尘埃,清晰地撞进耳朵里。
手机屏幕再次亮起,新消息提示像星星在跳动。
林羽盯着那些未读信息,突然笑了——这次,他终于能替历史,好好回句话了。
(http://www.i7xsw.com/book/CA0Cnx.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7xsw.com。爱奇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i7xs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