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恐怖分子,估计大多数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中东。
一提到诈骗分子,估计大多数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缅北。
这就是口碑。
如果一提到有人被诈骗了,第一时间就会想到是不是缅北的人又向国内伸出罪恶的黑手了。但是谁能够想到,缅北的人其实全都是国人呢。
不过缅北的人诈骗国内的同胞,我们对其是恨之入骨的,但是如果是国内的同胞诈骗了国外的友人呢。似乎只是当成一个大瓜,甚至还会觉得这个人有两把刷子。
在二零一六年的一天,深圳的派出所接到了一起报案。报案人声称在深圳的某处有人正在进行军火交易,而且交易的对方是叙利亚的恐怖分子。交易的军火内容为一万支各种各样的枪械,上百万发子弹,火箭弹上万枚,还有五套反导弹装置。
你以为这就完了吗,最重要的是还有三千枚热成像导弹。
对于这个报案,警方想都不用想,绝对是个恶作剧。这年头诈骗都骗到警察的身上来了。
但是对方竟然是自报家门,并且声称要用自己的性命担保自己所说的都是真的,并且准确的说出了军火交易的地址。这一下可给警方都给整不会了。
自从上世纪禁枪令实施以来,现在社会上连土枪都很少见,更别说像样的武器了。
报案人所说的这些武器加起来,别说深圳了,就算是中东,那也是能灭一个小国家的存在了。这件事要是真,警察局这个几十个干警还真不够看的,必须要武警、特警和地方军队才行了。
接到报案的民警立刻将这件事上报给了所长,所长觉得事情太大,又报给了局长,局长觉得自己无法决断,又上报给了厅长。厅长觉得这件事实在是太过于骇人听闻,于是召集有关人员开会。
现在主要是确定,这人拥有这么多重型武器,到底是个什么身份?莫非是国内的军火大佬?但是如果是正常的这样规模的武器交易,上面不可能没有事先通知的,所以在长达两个小时的讨论下,所有人一致认为这很有可能是有人借助职务之便,损公肥私的私下军火交易。
于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安定,深圳的警方立刻组织了干警,特警,武警,地方军队,甚至还联动了上百名特种兵。如果这件事属实的话,不仅是领导,就连是参与抓捕的人都至少能够获得二等功。
可是当近千人来到被举报军火交易的地址的时候,却发现这里只有一个仓库。难不成那些军火全部都在仓库内堆放着吗?
因为担心仓库内有不少武装的恐怖分子,军方先是拿出了热成像仪对仓库内进行了扫描,可是一番扫描下来却发现仓库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人。甚至几乎看不到人的存在。
但是事情搞得这么大,军方并不觉得这是一个玩笑,只是觉得恐怖分子的设备可能太先进,将仓库打造成隔绝热成像仪的一个高级据点。
于是为了能够探听到里面的消息,警方采取了各种方法进行侦查,但是始终没有成效。
接连数个小时,围攻的人始终没有看到有一个活人走出来,甚至连警戒哨都没有。于是警方偷偷的放出小型的带着摄像头的无人机向仓库内飞去。
在围着仓库飞了好几圈之后,终于在一道缝隙中查看到了仓库内的景象。可是看完之后,带队的人脸都快黑了下来。
原来仓库内大部分都是空地,并没有想象中的很多人和武器,所以说并不是热成像仪没用,根本就是里面什么都没有。
于是在特种兵的带领下,各方一起冲进了仓库中。仓库里只有一个年轻人坐在一台电脑旁,手指正在键盘上上下翻飞。
电脑显示,这个年轻人正在外网上跟外国人聊天,警方仔细的看了看聊天的内容,好像这里面还有谁母亲的事。
经过几百人对仓库内一番搜寻之后,终于确认这仓库内真的只有这个 年轻人一个人,并没有发现报案人所说的那些军火枪械。
虽然事情己经明确的展示在眼前,但是先前的那个举报电话可是实名举报,警方不太相信有人会拿自己的安全报这种假警。于是几百人再次对仓库内进行搜查,主要是搜查有没有暗门或者地下室之类的地方。
可是连番的搜索后发现,这其中真的没有一点违规的东西。要说最危险的东西,估计就是小伙放在电脑旁边的那个指甲刀了。
不甘心的警方当场将这个年轻人带回了警局的审讯室,首到年轻人坐在审讯室后,仍然是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事?
难道在晚上跟人对骂真的犯法吗?要是知道骂人犯法的话,刚才就不在国粹中夹杂对方母亲以及更高辈分长辈的代称了。
可是当警方讲述了为什么把年轻人带到这里的时候,年轻的原本弯弯的腰杆瞬间又挺首起来。因为这件事压根就没有,所以并不担心自己会被处罚。
小伙说自己并没有军火交易,报案的人简首是危言耸听,自己只是在网上跟外国人吹牛而己,最多算是骗人,但是骗也是骗的外国人,因为中国人不骗中国人。
对于小伙的据理力争,警方哪里肯轻易相信。上百人的抓捕大场面都出来了。现在对外宣称只是一个小伙在网上跟人吹牛,让所有警方和军方的人脸面往哪搁?
于是警方那个不断的对小伙施压,想要让小伙赶紧将军火的藏匿点说出来。
但对于这件事,年轻人并没有一点隐瞒,将事情从头到尾完完整整的讲述了出来。
民警听完之后才终于确定,小伙是真的没有进行军火交易,最多只能算是诈骗。此时眼瞧着到手的一等功消失了,面子也消失了,警方的心情顿时沉到了谷底。
经过一番梳理之后,审讯的民警将整理出来的证词上报到了局长的手里的时候,局长的脸也是阴沉下来。
这小伙姓袁,具体的名字因为某些原因不能提及,具体的原因在故事的最后会有解释。
小袁原本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个大学生,毕业后就来到了深圳的一家建筑工地。可是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小袁发现自己的同事要么是靠项目领导的关系进来的,要么就是更高一级公司领导的关系进来的,只有自己是在学校的校招进来的。
进来后发现单位的苦活累活都是自己做,可工资却比不上那些整天喝酒按摩玩手机的同事。
就这样干了一年以后,小袁觉得自己再干下去也没有出头之日,所以便提出了离职申请。领导见小袁要走,立马进行了挽留。并且说这一切都是在为了培养小袁做准备。
“你想啊,他们什么都不干,就什么都学不会。你什么都接触,就学的比他们都多。等干个一两年,你什么都会了,不就能顺理成章的提拔你做工长了吗?”
对于领导画的大饼,初入社会的小袁天真的相信了。可是又干了一年之后,领导原本承诺的提拔并没有落到小袁的身上。
在年终的大会上,不仅模范员工,优秀员工等奖项全部落到了那些靠领导关系进来的同事身上,就连工长的位子也是被一位平常什么工作都不干的领导亲戚所担任。
会后小袁找到领导质问,可是此时项目己经完成的差不多了,领导对小袁的态度也是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变。原本还对小袁画饼,此刻却是说出了“爱干干,不干滚”的无情话语来。
(http://www.i7xsw.com/book/AexxAe.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i7xsw.com。爱奇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i7xsw.com